|
说说我们的领头人——吴尙义教授说说我们的领头人——吴尙义教授 吴尙义教授是我所在的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的院长。我们这个学院有70多位教师,是全校年轻教师最多的教学单位,平均年龄不到35岁。在这个主要由年轻人组成的大家庭里,吴尙义院长,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教授,竟然是最有活力、最有追求的一位。这位谦和的领导,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走路风风火火,办事利利索索,一有机会就热情洋溢地鼓励大家积极上进,并且用他特有的乐观和认真感染着每一个人。一句话,他是一位很阳光的领导,让我们也不由地跟着阳光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
吴院长特别关注年轻教师的成长。年轻人的特点是组织性纪律性不够强,而且喜欢彰显个性。但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年轻人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发展的机会也比较少。针对我们学院年轻教师多的情况,吴院长提出了“严格管理+人文关怀”的管理模式,并以自己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和高尚师德感召、影响、凝聚了大家。作为学院领导,在解决教师工作、生活困难方面,他始终有求必应。在教师成长方面,他总是尽一切努力为年轻教师争取出国留学、进修、访学和晋升的机会。在当前较为浮躁的学术氛围下,他更是想尽一切办法督促和引导年轻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真诚地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为了帮助年轻教师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他不辞辛苦地带领大家积极组建各种学术团队,争取各种科研项目,想尽一切办法为年轻教师积累和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研究资历提供帮助,甚至亲自利用业余时间不厌其烦地指导年轻教师撰写和修改学术论文,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他也会认真地、耐心地给你指出来。
说到这里,你可能误以为吴院长总是非常随和。这就错了。因为他还有另一面,严格管理的一面。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院自己的规章制度,在执行中从不打折扣,每一条每一款都必须严格落实到位,在他那里根本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也没有任何面子和情分。 这种“严格管理+人文关怀”的管理模式,使我们学院打造了一支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学团队。近年来,吴院长亲自指导培养了多名校级十佳教师,多名教师在校级、市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奖,其中一名教师获北京市一等奖,两名教师获北京市二等奖。在学术研究方面,短短数年间,外文学院累计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完成各级研究项目三十余项,学术产出量呈井喷态势,学术质量也在迅速提高。这些成绩的背后,无不渗透着吴院长的良苦用心和辛勤汗水。每当教师获奖的喜讯传回学院,吴院长就会露出他那喜不自胜的标志性笑容,他是从内心深处为我们的成绩感到喜悦和自豪。
作为外语学院的一名教师,我对吴教授的了解主要是在工作上。至于在课堂上他如何对待学生,我了解不多,但听很多人说过,他在帮助同学解决各种问题方面投入了极大热情。他经常在周例会上说的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原话大概是说:师者一定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学生的家长来换位思考。他曾做过一件令我非常感动的事,也让我知道了他的这句话绝非说说而已。这件事其实鲜为人知。那是2009年秋季的某一天,具体日子记不清了, 一位女生来找我,说家里困难,希望我这个班主任能帮她安排一个校内勤工助学岗。可是当年的勤工助学岗已经安排妥当,不便调整。于是我就打电话给吴老师,吴老师说你带她过来,要了解一下情况。等我把这个女生带到吴院长办公室,她当着我的面向吴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家庭困难状况后,吴老师当场就掏出自己的钱包,数也没数就把钱包里的所有钱送给这位女生,应该有五六百元吧。这个女生不要,他硬是把钱塞进了她的书包。女生当时就感动地掉下了眼泪,不知说什么好。吴老师还劝慰了半天,说如果有困难再来找他,让她安心学习,并嘱咐我下次一定记得尽量给她安排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因为听过很多豪言壮语,但象吴院长这样付诸行动的人,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我想,这位女生也许一辈子也无法忘记当时的那一刻。我也一样。 吴院长对学生的爱,不仅体现在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方面,更在于他确实从制度上保证学生有机会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向老师寻求帮助和指导。为了打造一支服务于学生的师资队伍,吴院长在外文学院实施了教师接待日制度,规定每位教师都必须履行每周三小时的坐班制度,并在每个学期第一周将统一规格的教师开放日时间表张贴在教师办公室门上。接待日主要是面向学生开放,同时也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这种制度在目前的中国大学还比较罕见。这一制度已经执行了将近五年时间,因切实解决了学生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大量问题,受到学生的广泛赞誉。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吴教授,不仅是一位领导,更是一位严慈相济的长辈,一位古道热肠的君子。我们常常感慨,能在吴院长手下做事,真的感到幸运,也感到幸福。 (转自搜狐网,文: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副教授桂天寅,转自于首都师德楷模先进事迹丛书《铸就师魂》,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 |